聲樂培訓:五個“高音要訣”,輕松突破高音!
發布時間:2020-02-18 15:12:55
一、咽部力量合理用
咽喉的調整,是歌唱中很重要的技術。歌唱中,全部拉緊咽壁演唱,聲音會過硬過亮,缺少歌唱性;用少了咽音的力量,聲音會空洞,沒有支點和拉力的感覺。如果能夠根據歌曲不同力度的需要,適當運用咽壁力量,在演唱中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二、頭腔共鳴好幫忙頭腔共鳴產生的生理結構位置是在鼻腔上方。它屬于固定空間,體積小,位置高,共鳴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時要注意打開頜關節,減輕下頜重量,感覺骨室有輕微振動感,眉心處也有微振感,這樣歌聲就集中明亮了。頭腔共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與軟腭,控制進入鼻腔的聲音方向,使聲音進入頭腔,形成共鳴。三、掌握真假聲轉換,唱好高音的重難點真假聲音的轉換是指根據歌曲的風格進行的真聲和假聲之間的相互轉換的處理。日常訓練,可以用“na”的練聲曲,進行上下行轉換的練習。假聲的特點是音量較小,力度較弱,不易長時間的持續,而且需要充分的氣息作支撐,是聲音表現力的展現。當唱到高音時有些人往往都撐著脖子喊,其實高音并不一定要大聲的喊唱,有時候用輕聲的假聲來處理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四、如何用“強力度”所謂“強力度”從理論上講就是氣流沖擊聲帶的力度較大。我們可以感受一下,生氣時怒吼的狀態,這個力度就是一種強力度。通常,它的持續時間較短,往往都在瞬間完成,這樣減少了氣流沖擊聲帶時的受力面,所以力量較為集中,因此這樣發出的聲音一般都是爆發性的瞬間的,由于這種瞬間產生的“強力度”對于高音有著很強的推動性,因此對于處理高音具有很好的效果。五、站立姿勢也很關鍵正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重心在前半個腳部分,吸氣的支點一定要建立在腰部分,演唱高音時體會較后反拉力的作用,這時候一般支點都放在后腰上,也可說是小腹周圍。實驗證明,靠前后腰腹的力量控制氣息演唱高音更有效,越唱到高音時,就要想這個音在下面,排除緊張,身體向下自然放松。
以上文章由石家莊樂達藝術學校課程顧問整理編輯發布,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內容真實性請自行核實或聯系我們,了解相關專業課程信息您可在線咨詢也可免費申請試課。關注官方微信了解更多:150 3333 6050